燕歌行并序/ 高适

选自《高适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年版)。燕歌行,乐府旧题。

高适(约700—765),字达夫,一字仲武,河北蓨(tiáo)县(今河北景县南)人,唐代诗人。他与岑参的边塞诗代表了唐代边塞诗的最高成就。

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元戎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𪭢chuānɡ金伐鼓下榆关,旌旆pèi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féi,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yáo可度,绝域苍茫无所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 年。

〔元戎〕主将。指辅国大将军、右羽林大将军兼御史大夫张守珪。

〔和〕按照别人诗词的题材和体裁作诗词,作为酬答。

〔汉家〕唐人写时事,常托之于汉代。下文“汉将”,用法与此相类。

〔烟尘〕烽烟和尘土,指战乱。

〔残贼〕指残忍暴虐的敌寇。

〔男儿本自重横行〕男子汉本来就重视在战场上纵横驰骋。

〔赐颜色〕指给予褒奖恩宠。

𪭢金伐鼓〕指击打钲、铙之类的金属乐器和鼓,作为行军指挥信号。𪭢,撞击。金,指军中作信号用的钲、铙等金属乐器。伐,敲击。

〔榆关〕古关名,即今山海关(在今河北秦皇岛)。

〔旌旆〕旗帜。

〔逶迤〕舒展的样子。

〔碣石〕山名,在今河北昌黎西北。

〔校尉〕武官名,泛指统帅。

〔羽书〕即羽檄,古代军事文书,插鸟羽以示紧急,必须迅速传递。

〔瀚海〕唐代对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北及其迤西今准噶尔盆地一带广大地区的泛称。

〔猎火〕打猎时焚山驱兽之火,借指游牧民族兴兵打仗的战火。

〔狼山〕古代称狼山者不止一处,这里借指边地交战区域的山。

〔边土〕即边地,靠近边境的地域。

〔胡骑凭陵杂风雨〕指敌人侵犯,来势凶猛如同风雨交加。胡骑,这里指契丹人、奚人的军队。凭陵,逼压。

〔军前〕战场。

〔半死生〕死生各半,指伤亡惨重。

〔帐下〕指统帅的营帐中。

〔穷秋〕晚秋,深秋。

〔腓〕枯萎。

〔当〕承受。

〔恩遇〕天子的知遇之恩。

〔铁衣〕用铁片制作的战衣,借指战士。

〔玉箸〕玉制筷子,比喻思妇的眼泪。

〔蓟北〕蓟州(今属天津)以北地区。

〔边庭飘飖那可度〕边地动荡不安,难以越过。飘飖,随风飘动,形容动荡不安。那可,即“哪可”。

〔绝域〕极远的地方。

〔三时〕早、午、晚。

〔阵云〕浓重堆积似战阵的云层。

〔寒声〕凄凉的声音。

〔刁斗〕三足长柄的锅,古代军中兼用于炊煮和巡更敲击的铜制用具。

〔死节从来岂顾勋〕意思是,历来志士为(保卫国家的)气节献身,难道是为了个人的功勋!

〔至今犹忆李将军〕这句是感慨当时没有李将军那样的守边将帅。李将军,指西汉名将李广。李广任右北平(辖今河北承德及天津蓟州区以东地区)太守,捍御匈奴,关爱士卒,匈奴称其为“汉之飞将军”,数岁不敢进犯。一说指战国时赵将李牧。李牧对抗匈奴,厚待战士,曾破匈奴十余万骑,使匈奴十余年不敢靠近赵国边境。

大漠深秋,鼓声声,旌旗逶迤,羽檄飞大漠,战火照狼山,山川萧条,孤城落日,寒夜巡更的刁斗,鲜血染红的白刃……出师、失利、被围、死斗,《燕歌行》写了这样一场边关战事


气势雄浑悲壮,惊天动地。战士拼死力战,将军轻敌骄逸,对比鲜明,力透纸背。


诗歌接着又写后方思妇断肠,征人回首,遍地动荡,绝域苍茫,呈现出宏阔视野,体现了强烈的现实批判意义


此诗格调雄健激越,慷慨悲壮节奏起伏跌宕,张弛有度,诵读时须细加体会。

027.《高适集校注》[唐]高适撰,孙钦善校注[1984].pdf
边塞诗派评价质疑——三十年来文学史研究中的一个问题_吴学恒.pdf
实事求是地评价唐代民族战争和边塞诗_白坚.pdf

112推荐塞上听吹笛五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