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定稿)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统练试题(定稿)20240306.pdf

北大附中2025届第二学期练习(参考答案)

                      高 二 语 文     2024.3.8  15:50-17:20

一、填空(5分)

1.引壶觞以自酌  眄庭柯以怡颜

2.策扶老以流憩   时矫首而遐观

3.觉今是而昨非

二、文言文(10分)

4.B   壮:意动用法,以…为壮,认为有气魄

5.C  而:连词,表并列/连词,表修饰;于:介词,表被动;以:连词,表目的/介词,用、把;其:代词,指代盘谷/表示推测语气的副词,大概

6.D  触犯了刑法就会被诛杀

7.文章在第二部分借李愿之口,用两宾夹以一主的手法生动地描述了三种人的行为和处世态度:一种是高官权臣、声威赫赫的显贵(得意人),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一种是高洁不污的隐居之士(闲居人),洁身自好,无毁无忧;一种是卑污谄媚的官迷、钻营之徒,趋炎附势,行为可鄙。

文章通过对三种人所作所为的刻意描摹,表明了作者对这三种人的抑扬取舍。对于李愿这样高洁的隐居之士,作者采取了肯定和赞赏的态度。除此以外,对于达官显贵,作者在文中说并非厌恶而躲避,但是否能够成为掌握权力的大丈夫是命中注定的,无法侥幸得到,暗含了作者的批判态度;对于钻营之徒,作者比较鲜明地表达了批判态度。

赋分建议:概括两种人的作为和生活1*2,共2分;作者态度1*2,共2分

三类人

行为及处世态度

作者的态度

隐居者 

隐逸山林,洁身自好,无毁无忧 

肯定、赞许 

得意人(高官权臣、声威赫赫的显贵)

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

暗含批判

卑污谄媚的官迷、钻营之徒

趋炎附势,行为可鄙

鲜明批判

赋分:第一、三列每空0.5分,第二列每空1分

参考译文:

太行山的南面有个(山谷叫)盘谷。盘谷那地方,泉水甘甜,土地肥沃,草木繁茂,居民很少。有人说:“因为盘谷盘绕在两山之间,所以名叫‘盘’。”也有人说:“这个山谷位置幽僻而地势险阻,是隐者所盘旋的地方(所以叫‘盘’。)”我的朋友李愿住在这里。

李愿说:“人被称为大丈夫的情况,我知道了。一种情况是:他们把利益恩惠施给别人,名声显扬于当世,在朝廷上参与政事,任免百官,辅佐皇帝发号施令。在朝廷外,就树起旗帜,陈设弓箭,卫兵在前喝道,侍从塞满道路,仆役们拿着他所需物品,夹道奔驰。(他)高兴起来就随意赏赐,发起怒来就任意处罚。才能出众的人聚集他的跟前,说古道今赞誉他的大德,他听入耳中而不厌烦。(他的家妓)眉毛弯曲,面颊丰满,声音清脆,体态轻盈,外貌秀丽,内心聪慧,(跳起舞来)轻薄的衣襟飘然而动,长长的衣袖遮掩面容。(他的)白粉搽脸,青黛画眉的姬妾,在排列的房屋中清闲地住着,自恃美丽,妒忌别的姬妾得宠;争着比美,求取他的怜爱。(这就是)被天子宠遇赏识掌握了当代权力的大丈夫的所作所为。我并非讨厌这些而躲避这种情况,这是命中注定的,是不能侥幸得到的。

另一种情况是:他居住在穷荒山野的地方,可以登高望远,可以整日坐在繁茂的树下,可以用清泉洗涤以自我洁净。从山上采来的水果,甜美可食:从水中钓来的鱼虾,鲜嫩可口。作息没有定时,只求安定舒适。与其当面受到称赞,哪里比得上背后不受毁谤;与其身体受到享乐,哪里比得上心中没有忧虑。不受官职的约束,也不受刑罚的惩处。既不了解国家的治乱,也不打听官吏的升降。(这就是)不被时代赏识的大丈夫的所作所为,我就去做这样的事。

还有一种人,他在达官显贵的门下侍候,在通往权势的路上奔走,想举脚走路又不敢走,想开口说话又不敢说,处于污浊卑下的地位而不觉得羞耻,触犯了刑法就要被诛杀,希望有获得成功的万分之一的机会,直到老死而后停止(追求)。这样的人在为人方面是好还是不好呢?”

昌黎韩愈听了李愿的话,认为他讲得有气魄,与他斟上酒,并为他作了一首歌,歌词说:“盘谷之中,是您的府宫。盘谷的土,可以种禾黍。盘谷的泉,可以洗涤,可以溯沿。盘谷险阻,谁会争您的住所?盘谷曲折幽深,空阔广大可以容身;盘谷环绕弯曲,往前走却回到了原处。盘谷快乐啊,快乐无央;虎豹远离啊,蛟龙躲藏;鬼神守护啊,禁绝不祥。有吃有喝啊,长寿安康;没有不满足的事啊,还有什么奢望?给我的车轴加油啊,用饲料喂饱我的马,跟随您到盘谷去啊,终我一生要在那里自由自在地游逛。”

三、《论语》(5分)

8.不敬,何以别乎:对父母不心存恭敬,那和饲养犬马怎么分别呢(1分:恭敬0.5,分贝0.5)

民德归厚:民心归向淳厚。(1分:民心0.5分,归向醇厚0.5分)

9.赡养父母时不仅物质上满足,更要发自内心的恭敬;(1分)

对父母提意见时,要委婉,即使不被采纳也要恭敬,虽然忧愁,但不冒犯怨恨;(1分)

父母死亡时,要慎重对待,并发自内心的追念。(1分)

四、古诗(10分)

10.C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

C.“‘挥’指把酒洒在地上表示起誓,表现了陶渊明远离官场、归隐田园的坚定”错。“挥兹一觞,意谓举觞饮酒。挥,倾杯饮酒。举起酒杯一饮而尽,在朦胧醉意之中,我就自得其乐,自得其乐,陶然欣悦。并非洒酒起誓,而是表达了作者悠然自得的心境。

故选C。

11.D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细致地描绘了……沂水等景物”错。“延目中流,悠想清沂”,意为放眼望河中滔滔的水流,遥想古时清澈的沂水之湄。对沂水是作者对典故中的河流的一种联想,并非是实写。

故选D。

12.

“欣慨交心”,“欣”指陶渊明热爱自然,指暮春之游在自然中得到的欣喜(2分);

“慨”指感伤的情绪,尽管陶渊明热爱静穆的自然生活,但又感慨距离这样的理想世界相当遥远,难以求得。(2分)

或:无法追及过去的理想时代,对当下动荡不宁、恶浊昏暗的社会现实表达感伤之情。(2分)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首先分析“欣”的情感:

暮春之游在自然中得到的欣喜。陶渊明热爱自然,这是人所皆知的。他病重时写给几个儿子的遗书中,还言及自己“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不过,陶渊明之热爱自然,内中还深含着一层人生哲理。在他看来,多数人由于违背了人的自然本性,追逐无止境的欲望,于是虚伪矫饰,倾轧竞争,得则喜,失则忧,人生就在这里产生了缺损和痛苦。而大自然却是无意识地循着自身的规律运转变化,没有欲望,没有目的,因而自然是充实自由的,无缺损的。人倘能使自己化同于自然,就能克服痛苦,使人生得到最高的实现。

再看“慨”的情绪,至于陶渊明“欣慨交心”,并有一种感伤的缘由是他终究不能完全脱离社会而完全面对着自然生活,即使是做了隐士。当时动荡不宁、恶浊昏暗的社会现实,与陶渊明笔下温和平静的自然,恰成为反面的对照。它不能不在诗人的心中投下浓重的阴影。最后两句说:遗憾的是那个时代与自己遥相悬隔,无法追及。这实际是说,他所向往的一切不可能在现实中出现。

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主旨辨正_邵明珍.pdf
24-3-8统练作文.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