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女/《诗经·邶风》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选自《诗经注析》(中华书局1991 年版)。

〔静女其姝(shū)〕娴静的女子很漂亮。姝,美丽、漂亮。

〔俟(sì)〕等待。

〔城隅〕城角。一说指城上的角楼。

〔爱〕同“ (ài)”,隐藏。

〔搔首踟蹰(chíchú)〕以手指挠头,徘徊不进。

〔娈(luán)〕美好。

〔彤管〕红色的管状物。一说指初生时呈红色的管状的草,即下一章所说的“荑(tí)”。

〔炜(wěi)〕色红而光亮。

〔说(yuè)怿(yì)女(rǔ)美〕喜爱你的美丽。说,同“悦”。怿,喜悦。女,同“汝”,第二人称代词。下文的“匪女之为美”的“女”同此。

〔自牧归(kuì)荑〕从远郊归来赠送我初生的茅草。牧,城邑的远郊。归,同“馈”,赠送。

〔洵美且异〕确实美好而且与众不同。洵,诚然、实在。

〔匪女之为美〕并非你这荑草美。匪,同“非”,表示否定判断。


这是一首古老的爱情诗。开篇先以男子之口,引出一位娴静而美丽的女子。接着叙述她原本与男子约定相会,却“爱而不见”,令男子独自徘徊,这样的场景,表现了爱情萌发时的甜蜜和欢乐。接下来说静女赠送的彤管很美丽、讨人喜爱,后面又退一步说并非彤管好,而是因为它是美人赠送的。如此反复借彤管“表白”,其实都是抒发对静女的爱,真实且有情趣。诵读这首诗,思考“彤管”这类美好事物在诗中的象征作用,感受反复手法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