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 石钟山记/ 苏轼

选自《苏轼文集》卷十一(中华书局1986 年版)。

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六月,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今属河南)团练副使时,顺便送他的长子苏迈到饶州德兴县(今属江西)任县尉,途经湖口县,游览了石钟山,写了这篇文章。石钟山,在今江西湖口鄱阳湖东岸,有南、北二山,在县城南边的叫上钟山,在县城北边的叫下钟山。关于其得名原因,明代有人认为,“盖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故得钟名”。今人经过考察,认为石钟山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它既具有钟之“声”,又具有钟之“形”。

《水经》云:“彭蠡鄱阳湖的别称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即郦道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激荡,掀动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古代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用玉或石制成置水中,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唐代洛阳人,写过一篇《辨石钟山记》始访其遗踪旧址,陈迹。这里指所在地,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南边那块山石的声音重浊模糊。函胡,同“含糊”,北音清越北边那块山石的声音清脆悠扬。清越,清脆悠扬,桴止响腾鼓槌停止了(敲击),声音还在传播。腾,传播,余韵徐歇余音慢慢消失。韵,声音。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形容敲击金石发出的响亮的声音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今湖北黄冈。齐安是黄州所在旧郡名舟行适临汝汝州的旧称,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饶州德兴县的县尉,送之至湖口县名,今属江西,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kōng硿焉硿硿地响。余固笑而不信也。至暮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阴森的样子欲搏人;而山上栖鹘宿巢的隼。鹘,隼的旧称,闻人声亦惊起,磔zhé鸟鸣声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水鸟,似鹤而顶不红,颈和嘴都比鹤长,夜宿高树也。余方心动内心惊恐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chēnghóng形容钟鼓的声音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xià裂缝,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波浪)激荡冲击。涵澹,水波动荡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江河水流中央,可坐百人,空中中间是空的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kuǎnkǎntāng窾坎,击物声。镗鞳,钟鼓声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你知道吗 ?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国语·周语下》记载,周景王曾命铸造“无射”。无射,钟名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左传·襄公十一年》记载,鲁襄公十一年(前562),郑人以歌钟和其他乐器献给晋侯,晋侯分一半赐给晋大夫魏绛。魏庄子,魏绛谥“庄”,故名。歌钟,古乐器也。古之人不余欺也古代的人(称这山为“石钟山”)没有欺骗我啊!不余欺,即“不欺余” !”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石钟山得名由来)的缘故。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考據一個地名的來由要求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包括對歷史文獻、地理環境、民俗文化、語言學等多個方面的考察。以下是一個高度全面的方法論框架:

1. 歷史文獻回顧

2. 地理環境分析

3. 語言學分析

4. 民俗文化研究

5. 跨學科綜合分析

6. 現場調研

https://blog.bdfzer.com/2024/02/blog-post_20.html#more

《石钟山记》是一篇游记,详述出游之缘由、见闻和感想。其中深夜乘舟“至绝壁下”一段,将山水之间万籁俱作、鸟鸣浪涌、众声纷起之状,写得妙趣横生,兴会淋漓,堪称“绘声”文字中的上品。文章不只是记游,在登山临水的兴致之中,始终萦绕着求真辨伪的旨趣。出游之因,乃疑前人之说,既析之以理,又验之以实;父子出游,不避夜深舟小,亲身探访,终有所得;进而引申出事须“目见耳闻”、不可臆断的道理。全文将情趣与理趣融为一体,由小事入,由深理出,其中体现的质疑和求实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古代散文中,有的格局谨严而不乏情采,有的潇洒随性而自有法度,《石钟山记》可谓后一类文章的典范。阅读时对这一点要多加关注,反复诵读,细心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