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蜀相/ 杜甫

选自《杜诗详注》卷九(中华书局2015 年版)。

这首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春,当时诗人初至成都,曾游武侯祠。

蜀相,指诸葛亮,蜀汉丞相,封武乡侯。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丞相祠堂〕即诸葛武侯祠。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遮着台阶的青草自绿,树上黄鹂徒然发出好听的声音。映,遮蔽。

〔三顾频烦天下计〕指刘备为统一天下三顾茅庐,问计于诸葛亮。频烦, 即频繁。一说多次烦劳咨询。

〔两朝开济〕指诸葛亮辅助刘备开创帝业,后又辅佐刘禅。开,开创。,扶助。

〔出师未捷身先死〕指诸葛亮出师伐魏,未能取胜,于蜀汉建兴十二年(234)病死于五丈原(今陕西岐山东南)军中。

蜀相-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杜诗详注.清仇占鳌.中华书局.1979.pdf

唐诗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李白、杜甫是两位具有代表性的伟大诗人。李白擅长古体诗;杜甫诸体皆擅,在律诗方面成就尤高。


《蜀道难》是杂言古体诗,格律不拘,形式灵活。这首诗想象奇特,笔意纵横,境界阔大,集中体现了李白诗歌豪放飘逸的创作特点。诵读时,一方面要感受杂言古体诗的参差错落之美,另一方面要想象作者笔下蜀道的雄奇险峻,体会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


《蜀相》是七言律诗,结构严整,法度森然。这首诗抒写作者游览武侯祠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诸葛亮才干、德行的称颂及对其“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惋惜,也暗含着感时忧国的情怀和以身许国的抱负。全诗情感深沉悲壮,有厚重的历史感。学习时要反复诵读涵泳,并联系《出师表》等文,加深对诗人情志的理解。


背诵课文。

原序

臣觀昔之論杜者備矣,其最稱知杜者莫如元稹韓愈。

稹之言曰:上薄風骚,下該沈宋,鋪陳終始,排比聲韻,詞氣豪邁而風調清深,屬對律切而脫棄凡近

愈之言曰:屈指詩人,工部全美,筆追清風,心奪造化,天光晴射洞庭秋,寒玉萬頃清光流。

二子之論詩可謂當矣。然此猶未為深知杜者。論他人詩,可較諸詞句之工拙,獨至杜詩,不當以詞句求之。

蓋其為詩也,有詩之實焉有詩之本焉。

孟子之論詩曰: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詩有關於世運,非作詩之實乎。

孔子之論詩曰:溫柔敦厚,詩之教也。又可以興觀群怨,邇事父而遠事君。詩有關於性情倫紀,非作詩之本乎?

故宋人之論詩者稱杜為詩史,謂得其詩可以論世知人也,明人之論詩者推杜為詩聖,謂其立言忠厚,可以垂教萬世也。使舍是二者而談杜,如稹愈所云,究亦無異于詞人矣。

甫當開元全盛時,南游吳越,北抵齊趙,浩然有跨八荒凌九霄之志。既而遭逢天寶,奔走流離,自華州謝官以後,度隴客秦,結草廬于成都瀼西,扁舟出峽,泛荊渚,過洞庭,涉湘潭。凡登臨遊歷,酬知遣懷之作,有一念不系屬朝廷,有一時不痌瘝斯世斯民者乎?讀其詩者,一一以此求之,則知悲歡愉戚,縱筆所至,無在非至情激發,可興可觀,可群可怨,豈必輾轉附會而後謂之每飯不忘君哉!

若其比物托類,尤非泛然。如宮桃秦樹,則悽愴于金粟堆前也,風花松柏則感傷於邙山路上也。他如杜鵑之憐南內,螢火之刺中宮,野莧之諷小人,苦竹之美君子,即一烏獣草木之微,動皆切于忠孝大義,非他人之爭工字句者所可同日語矣。是故注杜者必反覆沉潛,求其歸宿所在,又從而句櫛字比之,庶幾得作者苦心于千百年之上,恍然如身歷其世,面接其人,而慨乎有餘悲,悄乎有餘思也。

臣於是集,矻窮年,先挈領提綱以疏其脈絡,復廣搜博征以討其典故。汰舊注之楦釀叢脞,辯新說之穿鑿支離。夫亦據孔孟之論詩者以解杜,而非敢憑臆見為揣測也。第思顓蒙固陋,紕漏良多,幸逢聖世作人、文教誕興之日,從此益擴見聞,以補斯编之闕略,是又臣區區之願爾。

時康熙三十二年癸酉歲長至日

                    翰林院編修臣仇兆鼇謹序